【基本情况】
方乐坤,河南信阳人,法学博士,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(任职年月:2018年6月22日)。在《现代法学》、《法学评论》、《法商研究》、《民商法论丛》、《东方法学》、《私法》、《北方法学》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。主持完成教育部、司法部课题2项,参与主研省部级以上课题若干项。现为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理事,第五届信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(2022年10月20日起5年),三门峡仲裁委员会案件咨询专家(2021年6月10日起),重庆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(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),重庆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(2023年11月起5年),北京市尚公(重庆)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。
【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】
2001年至2012年,在西南政法大学学习,先后获法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2001年至2014年,在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。2014年7月,转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法教研室从事专职教师工作。
【教学及培训情况】
主讲民法学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侵权责任法、担保法等课程。指导的本科生“创青春”创业比赛项目获得重庆市银奖。
2024年3月,为新疆巴州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及巴州部分律师主讲培训课程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裁判规则:质量鉴定、造价鉴定和优先权问题》。2021年1月,在北京“英才苑府”法律培训网主讲课程《建设工程“黑白合同”纠纷案件裁判规则解析及实务应对》。2020年12月,为开封市纪监委、纪工委干部培训班宣讲《民法典之人格权编解读》。2019年6月,在湖南长沙为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干部主讲培训课程《物权法释义》。
【获得的荣誉及奖励】
1、博士学位论文先后被评为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2014年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;
2、获得2012届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三等奖;
3、获得2008年重庆市新闻出版局、市期刊协会颁期刊好作品一等奖和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题论坛征文一等奖。
【承担的课题及项目】
(一)主持课题
1、司法部2014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“精神安宁权的理论展开与制度建构”(项目批准号:14SFB20029,已结项);
2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“民事责任体系的人文改良——以人的精神利益维护的进路”(项目批准号:10YJC820027,已结项)
3、2009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“民事权利的精神维度”(项目批准号:09SKC10,已结项);
4、2006年西南政法大学青年科研项目“论精神安宁权” (项目批准号:06XZ-QN-2,已结项)。
(二)参与主研课题
1、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“重庆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激励政策研究”(已结项);
2、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“重庆市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股权与分红激励促进办法”(已结项);
3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我国宗教财产的立法规制研究” (已结项)。
【出版专著及部分论文】
专著:
1、《保理合同纠纷裁判分歧和应然路径研究》(专著),法律出版社(2025年拟出版);
2、《精神利益保护与民事责任体系完善研究》(专著),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;
部分论文:
18、“论保理合同中的将来应收账款”,《私法》总第48卷;
17、保理交易中债权转让通知规则解释论,《北方法学》2024年第3期;
16、《民法典》时代所有权人抵押权的解释续造,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》2024年第3期;
15、建设工程领域黑白合同规则实证研究——解释论的视角,《现代法学》2020年第5期;
14、安宁利益的类型和权利化,《法学评论》2018年第6期;
13、论安宁权的司法保护——基于对107个案例样本的分析,《东方法学》2018年第4期;
12、论精神安宁权的克减——兼及警察权的行使限度,《西部法学评论》2017年第3期;
11、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解释论,《法商研究》2016年第5期;
10、精神利益保护视角下“侵权—契约”二分责任体系的完善,《民商法论丛》第58卷;
9、土地利用二元体系下“小产权房”问题的法律规制,《苏州大学学报(法学版)》2014年第3期;
8、违约精神损害类型化分析,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》2012年第3期;
7、我国《侵权责任法》中高度危险责任解释论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2期;
6、我国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评断模式分析——兼及代议均衡型公益评断模式的成立,《河南社会科学》2010年第5期;
5、私权:在中庸司法语境中成长——评辽宁本溪张剑抗拒暴力拆迁杀人案中的传媒与司法,《兰州学刊》2010年第6期;
4、关于债的相对性原理若干问题的思考,《河南社会科学》2008年第5期;
3、精神安宁权的基础及理由分析,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5期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转载)
2、论精神安宁权的界限及其构成,《河南社会科学》2007年第4期;
1、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及其立法思考,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6期。
【研究方向】民法学,合同法,人格权法
联系方式:
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西南政法大学致理楼民商法学院(401120)
电子邮件:fanglekun2012@163.com